张文艳:做经得起“检验”的抗疫战士-003399威尼斯
张文艳,女,1974年9月生,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科长。自2004年7月进入合肥市疾控以来,张文艳一直从事微生物检验工作,带领团队先后建立了合肥市疾控中心分子生物学检测实验室、流感病毒检测实验室、pfge实验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等。在突发性事件的处置中先后检出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札如病毒、鼻病毒等病原体,在省内均属首次发现,为我省传染病防控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张文艳屡次在国家、省及市级技能大赛中获得佳绩,并曾获得“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卫生应急技能标兵”、“合肥市金牌职工”等荣誉称号。
无惧风险,逆行而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文艳同志不惧风险,第一时间带领检验团队冲到抗疫第一线,首先开展核酸检测,承担了合肥地区临床上所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样本的核酸检测任务。2020年1月20日,他们从一病例呼吸道标本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最终确认为安徽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文艳同志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全时坚守一线,她连续100余天吃、住在单位,与病毒面对面战斗。每天一早,张文艳要穿上隔离衣、防护服,戴上n95口罩、护目镜,再套上鞋套和两层医用乳胶手套进入实验室,在4-5个小时的检测过程中,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每次实验结束,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出来时,张文艳都是汗流浃背,护目镜在脸上勒出了一道道印痕,因为口罩的密封会导致呼吸不通畅甚至出现头痛头晕症状。疫情期间,张文艳每天都是早上7点进实验室,晚上等到所有标本做完,所有试验结果形成报告,所有实验室消毒完毕才休息,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只有5个小时左右。
疫情不退,我们不撤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路上,张文艳他们从未停息,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前线,每天24小时待命,没有节假日,夜里赶到实验室加班是常态。截止到2022年6月20日,他们已经坚守了近900个日日夜夜。在这两年半的时间中,他们定期对冷链食品、冷库、养老机构、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快递物流、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重点场所、人员和环境进行采样和检测,同时承担了合肥地区所有新冠病毒核酸初检阳性标本的复核任务、重点样本的复检任务。一旦临床检测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实验室检出阳性标本,他们需立即对这些标本进行复核检测。一接到加班电话,无论何时何地,张文艳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往实验室,第一时间出具实验室检测结果。截至2022年6月20日,这个团队已累计检测相关样本30余万份,用“零懈怠、零失误、零差错”的核酸检测记录,诠释了疾控人的责任与担当。
培训指导、提升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了使合肥各县、区疾控机构尽快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张文艳负责对所辖9个县区疾控检验人员进行了两轮核酸检测培训,确保所有县区都能独立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2020年10月,9个区县疾控均都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并正式开展检测工作。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张文艳频频接到各家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咨询电话,涉及到采样、送样、生物安全防护、检测结果的解读、办理样本送检准运证、实验室建设等有关事项,她都在第一时间耐心解答,直到大家弄懂为止。与此同时,她时刻关注有关新冠肺炎防控、诊疗的各种方案指南的更新换版。一旦有新的方案出台,及时向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培训宣贯,并根据最新方案调整采样、检测要求,确保合肥市核酸检测工作有序进行。
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岗位你放心。张文艳,一名经得起“检验”的抗疫战士,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市文明办 行业指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