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战“疫”注入温暖力量-003399威尼斯

来源: 合肥日报  时间:2022-10-26

  连日来,在疫情防控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挺身而出、担当尽责、无私奉献,或是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或是奔忙在物资供应第一线。

  楼栋长

  勇当防疫“守门人”

  他们走家入户穿梭于楼栋之间,既是“宣传员”又是“勤务员”。连日来,蜀山区南七街道北苑小区的楼栋长们勇挑重担,用责任心换来了居民的一份安心,成为小区372户居民的“守门人”。

  北苑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管理难度大。小区居民刘先凯、王恩凤、岳春荣等7人主动请缨,以楼栋长的身份组成一支志愿者队伍。年近七旬的他们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主场”优势,肩负起宣传防疫知识、值守小区出入口等工作,成为疫情防控、服务居民的一支力量。

  哪家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哪户是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他们了然于胸,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为社区居民做点事,心里觉得特别踏实,很有成就感。”楼栋长陈世银是一名老党员,主动承担起最苦最累的夜间执勤工作。

  夫妻档

  “并肩作战”最浪漫

  “这是老人的医保卡,你下午分别去两家医院拿下药品。”10月24日上午,在瑶海区裕兴家园小区门口,张永其和孙莺夫妻二人正在对接工作。

  张永其是瑶海区大兴镇钟油坊社区工作者,孙莺是社区的红色小管家。虽然岗位不同,但目标一致,夫妻俩共同守护社区的平安。

  裕兴家园是一处封控小区,所有生活物资都需要配送上门。成袋的大米、成箱的水果等,需要他们肩挑手提进行运送,跑完一栋楼就会让人气喘吁吁。在进行工作交接时,张永其的声音已经嘶哑,他一边把医保卡递给妻子,一边嘱咐相关细节。

  他们不仅是“跑腿员”,还“身兼数职”——是协调员,根据物资数量调配人员;是联络员,居民有配药或其他需要联系他;是信息员,及时更新报送小区相关信息……

  两人的家离值守的小区不远,但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一连多日都没回去过。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夫妻俩只能把6岁的孩子托付给家中老人照看。“最想念的还是孩子!这几天忙得连跟孩子视频都没时间。”

  在孙莺眼里,她和丈夫是彼此最坚强的后盾。“等疫情形势好转,再回家好好看看父母、陪陪孩子。”夫妻俩表达了共同的愿望。

  老党员

  熟人也得守“规矩”

  “人熟,但相关程序不能省。外面回来要扫‘两码’,并且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请支持配合!”10月25日,在蜀山区西园街道汉嘉社区领势学府小区,退休党员乐家普一边拿着二维码让居民扫码,一边向居民解释防疫政策。

  连日来,汉嘉社区老党员纷纷站出来,主动请缨协助社区在各个小区门口值守。他们平均年龄70岁,每天身穿红马甲,在小区出入口检查进入人员的“两码”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截至目前,西园街道已有960名退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

  志愿者

  不辞辛劳送物资

  “这是您家今天的生活物资,请在这里签收,有什么需求可以在群里随时联系我。”10月25日上午10点,在瑶海区正创鸣香苑小区,来自肥东县供电公司的志愿者袁海军正在协助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上午8时30分,袁海军和其他志愿者在小区门口集合。按照工作计划,当日他们需要清点和整理社区发放的生活物资,再准确无误地送到396户居民家中。“我们要及时登记和了解每一户居民的生活需求,比如有没有老人需要药物和医院治疗,居民家中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然后及时联系社区、物业做好相关服务。”袁海军说。

  每天一大早,袁海军在完成生活物资清点后,就穿着全套防护服,一趟又一趟地搬运生活物资,送达每家每户。“完成一次生活物资发放需要4个多小时,每一趟步行15000步左右。”袁海军说,为了减少防护服消耗,尽量不喝水。

  袁海军做的工作还不止这些。每天中午休息一会儿后,他又会返回岗位,帮业主们送快递和外卖等。“我还利用工作特长,担任小区‘电力小管家’,协助做好小区电力运维工作。”袁海军说。(合肥日报) 

责任编辑:魏俊杰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