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稳“安居梦” 浇筑“幸福家”-003399威尼斯
合肥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城中村改造
2023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城中村改造,合肥在行动。作为特大城市,合肥市将确保全市现有104个城中村改造三年内基本完成,进一步改善2.9万户、10万市民生产生活条件。
百姓期盼
周谷堆、卫岗、大铺头、磨店老集镇、庐阳龙王片区……你或许已发现,合肥已经开启了连片城中村改造的序幕。
去年9月30日,吴大郢城中村正式落下了房屋拆除的“第一锤”,意味着周谷堆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开始。
作为合肥市城市更新重点区域,本次纳入周谷堆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的范围共2.9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588万平方米,拆迁面积约91.1万平方米。
“以后孙子上学,离家近、路又好,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市民费红霞看到生活了30多年的龚大塘气象一新,开始憧憬未来的幸福生活。
龚大塘鸭林冲曾是合肥市二环内最大的整建制城中村。如今,凤台路、白龙路、青龙路3条道路已建成通车,少儿艺校双龙分校、板桥里幼儿园、嘉山路幼儿园去年9月开始招生。
龚大塘片区的加速蜕变,成为瑶海区城中村改造的“样板间”。
从空中俯瞰合肥,曾经的城中村正改模换样,迎来新生。紧扣“人民城市”的题中之义,合肥市用力用情用心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托起群众安居梦,绘就百姓幸福图。
攻坚行动
龚大塘片区是合肥市城中村改造的一个缩影。作为合肥老工业区,肩负重任的瑶海区已排定三年攻坚计划。
“我们将结合周边老旧小区整治,通过集中成片的城市更新行动,争取在3年内使瑶海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瑶海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围绕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目标,庐阳区积极开展城中村攻坚行动,力争2025年底前,完成全区12个117万平方米的城中村改造。蜀山区城中村“三年攻坚”计划共涉及城中村11处、2175户、约58.07万平方米。目前,大铺头片区集体土地征迁已交房97%,正在进行国有土地征迁。
据了解,2020年以来,合肥市改造老旧小区、城中村超2100万平方米,受益群众超20万户。仅2022年前11个月,合肥征迁改造城中村棚户区房屋超过269万平方米,有效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
“绣花”功夫
城中村改造一步一个脚印,离不开全市上下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治理。
2023年,合肥城中村改造全面铺开,明确采取“划片区统筹谋划项目、划单元全力推进征迁、妥善安置拆迁群众、创新方式供应土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五项重点举措,创新七条融资措施破解资金难题,超前谋划梳理104个城中村底层模块,灵活组合形成城中村改造项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城市更新更有温度。合肥明确提出,要保障征迁群众利益,坚持“安置”必须“前置”,同步完善教育、医疗、交通、停车等公共服务设施。
按照计划,预计到2025年,合肥城区范围内,将再难看到城中村的身影。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底,2023年已完成房屋交拆414万平方米,占三年总任务量的一半以上。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平均每6天就会召开的合肥市规委会,主要围绕市民需求、产业需求等,统筹各部门,集中对合肥重点项目规划进行调度审批。市委规划建设治理委员会,下设城中村改造工作办公室,而各区、开发区成立了相应的工作专班。
去年6月,合肥还成立了全市投融资专班,主要研究制定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工作,针对城中村改造项目研究筹措资金渠道,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在合肥,一个个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社区正在加快形成,群众期盼已久的幸福生活图景正在徐徐铺展。(合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