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同志被追授“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003399威尼斯
包河区王大郢社区,面积不大,人口却有1.2万,3个村民组与数个商品房小区“混搭”,是典型的村改居社区。
2016年,李俊担任王大郢社区党委书记,上任之初就把推进城中村改造作为“头等大事”。几年下来,王大郢变得越来越好,李俊却越来越忙。2021年12月14日,李俊倒在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8天后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8岁。
作为一名社区干部,李俊二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用生命诠释初心与使命。日前,他被追授“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天大的事
王大郢社区作为一个转型中的老旧社区,各项工作十分繁杂。李俊的办公室里,常有群众反映诉求。李俊都耐心倾听、尽力解决。“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天大的事。只要投入感情去办,办法总比困难多。”李俊这样说。
早些时候,玫瑰绅城小区40多部电梯屡屡故障“罢工”。李俊不厌其烦地召集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等商讨维修事宜。在居民出资30%的基础上,李俊积极对接区安监局,为项目申请到重大隐患整改资金200余万元。一年奔波后,所有电梯改造到位。
“正是因为李俊书记把群众的事放在心坎上,居民们有事都愿意找他。”社区宣传员蔡静静说,前两天还有一位社区老人因为家里停电,到了社居委就要找李书记帮忙解决,得知李书记已经去世,老人当场就潸然泪下。
王大郢社区自2014年征迁到2020年回迁,李俊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用柔性征迁、暖心服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口碑。几年间,王大郢社区平稳拆除房屋30万平方米,相继建设了沁苑、甘棠苑、欣苑等回迁小区,社区面貌焕然一新,5000多名群众住进了“幸福居”。
然而,李俊和家人却一直租房居住。“李俊书记每次都把分房名额让给更需要的人。”同事蔡静静眼含泪花说。
生命的尽头,用另一种方式温暖人间
生前,李俊曾对妻子汪红梅说,“捐献器官能让更多人生命延续,是有意义的事,以后我也捐献器官。”
李俊去世后,悲痛之际,汪红梅想到了他的遗愿——捐献器官。“捐献器官能挽救别人的生命,也能帮助更多家庭。与他生活了这么多年,我了解我的丈夫,知道他的心愿。”汪红梅找到了女儿和小姑子,三个女人抱头痛哭后,决定尊重李俊的意愿:捐献器官!
李俊的大爱之举目前已经延续了三名患者的生命。
48年的短暂人生,李俊匆匆走完,直到生命尽头,他还燃烧自己,照亮人间。
言传身教,优良家风得传承
女儿李梦茹今年读大四,在李俊的谆谆教导下,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在她的印象里,爸爸永远用一颗热忱的心服务群众,时刻用一名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南淝河防汛的时候,李梦茹抱怨爸爸怎么就不能休息一天,李俊告诉她,这世上的事,总要有人去干的,干就要干到底……
随着慢慢长大,李梦茹渐渐理解了父亲。“高考填报志愿,我遵从了父亲的建议,填报了社会保障专业。”李梦茹说,在爸爸的言传身教下,她也想成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打算毕业后就去街道社区实习锻炼。
一个月前,李梦茹加入父亲曾经牵头组织的“铿锵·玫瑰”志愿服务队,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如今,她每天都在坝上街入口,为来往居民验码、测温,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我是爸爸生命的延续,我要继续他未完成的事业。”李梦茹说,她将带着爸爸的嘱托,沿着爸爸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合肥日报)